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史沿革 > 华池县列宁学校校史沿革(1934--2017)

华池县列宁学校校史沿革(1934--2017)

2017年11月14日 15:08:33 访问量:5610


 1934年2月25日,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在南梁成立,为了配合革命斗争的需要,培养好下一代,具有远见卓识的刘志丹、习仲勋等领导同志对边区的文化教育事业高度重视。他们委派边区政府的文化委员长蔡子伟同志,在四合台的老庄河(今林镇乡)借用群众窑洞三孔,于3月办起了边区第一所工农兵自己的学校———列宁小学。霍建德同志任校长,高敏珍任教员,有学生10多人。

同年4月,由于国民党地方军与谭世麟任司令的庆阳陇东民团兵分八路,对南梁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围剿”,迫使列宁小学停办。

 7月,刘志丹、杨森率领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在边区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英勇反击,九战九捷,一举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学校又在南梁闫洼子恢复办学

 11月7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南梁的荔园堡宣告成立,列宁小学又迁移到转嘴子(现址)。霍建德任校长,妇女委员长张景文接替高敏珍任教员。在蔡子伟同志的具体领导下,他们与村主席马振元一道,动员转嘴子张建堂、乔维孝献出庄基一处(瓦房三间,窑洞三孔),扩大了校舍,并上门入户,动员南梁地区贫苦农民的子女入学,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有学生46名。

列宁小学开设的课程有国语、算术、体育、歌咏。教材都是按照华池的风俗民情和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编写的。如当时的国语课就有:“马克思是谁呢?是世界革命的领袖。他终生领导着我们穷苦人革命,还把穷人革命的办法指示出来。”他们结合实际,一面教文化课,一面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经常上集市,下村庄,向群众宣传“闹革命,打江山,穷苦人儿把身翻,要想把穷根剜,跟上红军上前线”等革命道理。“穷苦大众一条心,跟上红军闹革命,打土豪呀分田地,穷人能过好光景,嗨嗨呀呼嗨,穷人能过好光景”,这首歌就是张景文同志教给荔园堡群众的一首革命歌曲。

 刘志丹、习仲勋、蔡子伟等边区领导经常亲临学校讲课、作报告,关心过问学校的各项工作。1934年秋,由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学校的笔、墨、纸等教学用品非常困难,霍建德将这些困难如实汇报给蔡子伟后,得到刘志丹、习仲勋的高度重视。刘志丹从陕甘边军事委员会的经费中挤出三十元送给列宁小学作经费,习仲勋又从边区政府的办公用品中挤出笔、墨、纸送给学校,解决了学校教学的燃眉之急。在边区政府的重视和关怀,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到1935年春,列宁小学的学生已发展到六十多人。

 1935年春,蒋介石调动陕、豫、晋、宁和甘肃五省军阀计四万余兵力,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对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又一次“围剿”,马鸿宾部侵占了南梁。列宁小学随边区政府迁往延安福宁镇,当时的教员有胡兆阳、张景文等。

1935年秋,王明“左”倾路线在陕甘边党、政、军中恶性发展,一些好端端的革命同志蒙冤受屈。10月初,张景文同志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在洛河川闫家湾林峁沟惨遭杀害,时年24岁。这个为创建列宁小学呕心沥血,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不畏艰险的热血青年,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10月19日,党中央、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迅速纠正了王明“左”倾路线,使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形势得到健康顺利发展。

1935年11月,列宁小学又从延安福宁镇迁回南梁荔园堡,这时的教师换成殷云山、李颜等。殷任校长,在校学生五六十人,校址设在南梁的荔园堡。

1937年3月,列宁小学与白马庙普通小学合并后迁入白马庙。

1947年3月,陇东爆发战争,学校停办,年龄小的学生疏散回家,年龄大的和教师随军参加革命工作。

1948年9月,随着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列宁小学又在白马庙恢复。

(从1934年3月至1949年9月建国前的十五年时间里,这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和传统的初级小学,共培养出毕业学生210多人。这些学生,思想进步,觉悟高,道德品质好,有文化,能劳动,革命意志坚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后的建设时期,他们有的参军参战,屡立战功;有的为国捐躯,长眠于桥山山脉脚下;有的参加各级党、政部门工作,成绩卓著。)

全国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老区的教育和文化建设事业。1954年,华池县人民政府遵照中央关于“调整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教育方针,决定将列宁小学与白马庙普通小学分办,迁回荔园堡。

 1956年秋,列宁小学又与山庄初级小学合并,迁往今山庄乡政府的后院。

 1957年9月,山庄初级小学戴帽成立完全小学,列宁初小分出,迁回南梁,校址设在今纪念馆内的边区政府旧址。

 1961年秋,又迁到南梁林场的家属院内。

 1962年4月,刚刚恢复不久的华池县人民政府(1958年庆阳、华池合并为庆阳县)将列宁小学办成六年制完全小学,其后,华池县人民政府又确定列宁小学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5年秋,在转嘴子旧址处又新建校舍,改名南梁列宁完全小学。

1970年春改办为七年制学校;

1985年5月,华池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南梁小学与初中合并,改称为华池县列宁学校。学校分为上下两院,上院为列宁小学旧址,下院为新建的教学活动区,共建成砖木结构平房七五十二间,占地面积5814平方米。上院旧址办有校史纪念室,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实物图片,墙壁上还悬挂着中央、省、地领导刘景范、蔡子伟、刘文正等人的题词十多幅。下院教学活动区,有教师办公室十四间,教室四三十一间,操场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自此,列宁小学旧貌换新颜。

1986年政府投资9万元,扩建校园,并将列宁小学与南梁初中合并为列宁八年制学校,后更名为华池县列宁学校。

 1986年11月,在南梁革命纪念馆落成典礼大会期间,一些当年在南梁生活和战斗过的中央和省、地领导同志汪锋、刘景范、张邦英、蔡子伟、牛书申、李子奇、刘文正、李虎林视察了列宁学校,他们对列宁学校的兴建与发展表示满意,并题词留念。

1995年10月,中、小学分设,列宁学校为独立初中,小学部为华池县长寿长乐希望小学。

2000年6月,习仲勋夫人齐心同志来校视察,目睹学校简陋设施,感念习老当年办学艰辛,为改善办学条件,而2001年习仲勋齐心夫妇捐资15万元,于2002年4月11日动工兴建单面二层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682平方米,2003年5月10日竣工,教学楼落成后,88岁高龄的习仲勋同志以曾任列宁小学教员张景文烈士的名字命名并亲笔题名景文楼。

2009年6月7日,时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亲自来校视察,号召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名身体好、品德好、学习好的三好学生。……” 9月7日习主席又写信勉励师生。

7月,中小学合并,恢复为:华池县列宁学校。

2013年3月,加入全国红军小学,被红军小学建设理事会命名为:甘肃华池列宁红军小学。列宁小学旧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3月新校区建设工程正式开工,总投资1.28亿元,占地65.78亩,建筑总面积23650平方米,包括教学楼、行政办公楼、学生公寓楼、教师公寓楼、餐饮楼、风雨操场、体育看台等基础设施。

2017年6月,被红军小学建设理事会命名为:五星级红军小学。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