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华池历史 > 第一编 地理志

第一编 地理志

2016年06月15日 21:06:18 来源:华池县政府网 访问量:5325

 

第一章  沿革

 第一节  晋以前

华池地处甘肃东北部,属黄河流域。几十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辛勤劳动,繁衍生息。一九二〇年法国神甫桑志华在今王嘴子公社银坪大队郭嘴子生产队赵家岔洞洞沟盗掘的一件石核和两件石片(现存天津市博物馆),是我国出土最早的旧石器之一。在离赵家岔不远的郭嘴子村,还发现了四处原始社会人类居住的白灰地面住室、灰坑及陶器碎片。这些陶片属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此外,在本县五蛟、悦乐、紫坊畔等地也都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石器等仰韶、齐家文化的遗物。

华池古属禹贡雍州,为周人创业之地(本县上里塬公社发现有周人的灰匋豆)。春秋战国时期,华池为义渠戎国之地。周赧王四十九年(公元前二六六年),秦昭王灭义渠戎国,始置北地郡,辖今华池县。

秦: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华池仍属北地郡。

汉:华池西南部属郁郅县(今庆阳),东北部属归德县(县治在今洛河川)(见《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又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北地郡,秦置。户六万四千四百六十一,口二十一万六百八十八。县十九:马岭、直路、灵武、富平、灵州、昫衍、方渠、除道、五街、鹑孤、归德(洛水出北蛮夷中,入河,有堵苑白马苑)、回获、略畔道、泥阳、郁郅(泥水出北蛮夷中,有牧师苑官)、义渠道、弋居、大要廉。”

近年来在华池温台、五蛟等地出土的汉朝铁锄、铧、铲、陶器等,证明当时生产已有了一定的发展。

东汉末年,中原大乱,边防空虚,北地郡陷于羌胡,郡、县皆废。(见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册)。

三国晋:华池仍被羌胡所占,未置郡县(参看《中国历史图集》第三册)。

第二节  南北朝至五代

南北朝:西魏始置华池县。县治在今东华池,因二将川河古名华池水,县因此得名。后县废。

隋:仁寿二年复置华池县。县治在今东华池城东北二里之库多汗故城,大业元年移于东华池镇。辖今华池县东部。今华池北属洛源,南属弘化。

据《隋书•地理志》记载:“弘化郡,开皇十六年置庆州。统县七,户五万二千四百七十三。合水,开皇十六年置,大业初置弘化郡。马岭,大业初置。华池,仁寿初置。归德,西魏置恒州,后周废。有雕水。洛源,大业初置,有博水、洱水(县治在今吴旗县地)。弘化,开皇十八年置弘州,大业初州废。弘德,大业初置。”

炀帝大业十三年(公元六一七年),梁师都(原为朔方郎将)起兵据雕阴、弘化、延安等郡,遂称帝,国号梁。引突厥据黄河南。华池县废(见《庆阳府志》)。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六二一年)复置华池县,属林州管辖,太宗贞观元年(公元六二七年)废林州,华池归属庆州。当时今华池县东部属华池,南部属延庆。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七二三年)置怀安县(县治在今华池怀安),今华池县西部属怀安县管辖。

五代:梁改庆州为武静军,辖顺化、同川、延庆、彭原四县。当时华池属延庆县。

第三节  宋至民国

宋:华池属庆州安化县。

宋初,庆州辖安化、乐蟠、华池三县。神宗熙宁四年(公元一〇七一年),并华池、乐蟠二县为合水县(县治在今庆阳城),华池为镇,后改为寨。

仁宗宝元年间(公元一〇三八年——一〇三九年),范仲淹任环庆路经略副使时,在华池整饬边防,修筑城寨、烽火台,对西夏采取了积极防御的措施。据《甘肃通志•军政志》记载:宋时环庆路镇寨二十八,强人三万一千七百二十三,壮马三千四百九十五,为一千零八十二队。其中在华池境内的是:

荔原堡即今荔园堡,十三族,强人二千二百二十一、壮马三百九十四,为八十二队。

大顺城即今紫坊畔城山,二十三族,强人三千四百九十一、壮马三百一十四,为一百四十一队。

柔远寨即今柔远城,十二族,强人三千三百八十一、壮马一千,为九十队。

东谷寨即今小城子,十六族,强人四百五十九、壮马五十六,为十四队。

西谷寨即今元城,十族,强人一千七百九十四、壮马一百四十,为六十五队。

淮安镇即今怀安,二十七族,强人四千六百三十八、壮马三百二十一,为一百七十队。

五交镇即今五蛟,十族,强人一千一百七、壮马七十三,为四十九队。

凤川镇即大凤川,二十三族,强人八百七十五、壮马一百四十三,为二十队。

华池镇即今东华池,二族,强人一千一百七十一、壮马六十四,为四十六队。

业乐镇即今悦乐,十七族,强人一千一百七十一、壮马六十四,为四十六队。

北宋末,华池先后陷于夏、辽、金、蒙族统治,人口大量流落。

    南宋理宗绍定二年(公元一二二九年)冬十月,蒙古人占领庆阳。华池属元统治。

元:于安化仍置庆阳府(属巩昌总帅府)。世祖至元七年(公元一二七〇年),并安化、彭原入府,领合水一县(见《元史》)。时一些蒙古部族南迁与汉族杂居,故今华池仍有王旗、艾旗等以蒙古部落命名的地方。

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一三六九年)秋八月,大将徐达占庆阳,擒元将张良臣斩之。同年复置庆阳府(属陕西布政司), 领州一(宁州)县四(安化、合水、环、真宁)(见《明史》)。时华池仍属安化县。

明初太祖时,迁徙流民于北方各地,从事农业生产。此时,从山西、河南等地迁来一批人口安置于陇东及华池各地。

清:华池仍属庆阳府安化县。

世祖顺治三年(公元一六四六年)夏五月,清军击败李自成农军,占领庆阳。

圣祖康熙四年(公元一六六五年),庆阳府改隶甘肃布政司。

穆宗同治五年(公元一八六六年)九月,陕西回民起义,回军首领白吉等占据董志塬。同年腊月下旬,回军从葫芦河西上,经林镇、山庄到柔远,柔远城东、西两关被焚。半月后东去,次年七月三日,占领庆阳城,七、八月进占全华池。同治八年二月回军退走。

在此期间,民族纠纷加上瘟疫流行,致使华池人口锐减,田园荒芜,尸骨露野,村无炊烟。据调查:元城老户高、马、周三姓原有六百余口,战乱后只余十人。加之后来瘟疫流行,盗贼纷起,田园荒芜,人相食之。凡前后混乱十余年,华池惨遭浩劫,致使全县多数地方变成了无人区。

民国:二年(公元一九一三年),废庆阳府,改安化县为庆阳县。华池为庆阳县第四自治区。

辛亥革命后,华池先后被黄德贵、赵文华、谭世麟、张廷芝等地方军阀、土匪占据,他们抓丁要款,奸污妇女,烧杀抢掠,鱼肉乡里。民国十七年至十八年大旱,麦斗银由原来的五角涨到八元,米斗十元。土豪劣绅乘机盘剥,兼并土地。柔远川、二将川、悦乐川、元城川土地,大部分为庆阳城大地主、大商人李第 (商号恒义兴)、韩少文(商号裕茂隆)等霸占。广大农民破产流落,卖儿卖女,蕴藏在心里的不满情绪,象火山一样将要爆发。

第四节 土地革命至今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刘志丹等利用陕甘边境桥山山脉的有利地形和良好的群众基础,组织人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了南梁革命根据地。一九三四年秋,在南梁成立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同时成立了华池县(辖今林镇、南梁、山庄和紫坊畔公社的一部和赤安县(辖今紫坊畔公社的一部分和陕西白豹川、吴堡川、脚扎川一带)。十二月成立庆北县(辖今柔远、温台、定汉、城壕和悦乐公社的一部分), 一九三六年三月,并于华池县。同年冬成立赤庆县(辖今元城、乔川、白马、怀安),翌年五月并于华池县。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召开县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华池县民主政府,辖白马、柔远、温台、悦乐、元城、水泛、吴旗七个区,四十四个乡,五千多户,三万余口。县政府设大沟门,一九四一年四月迁至悦乐。

一九四二年陕甘宁边区决定成立吴旗县;将吴旗、水泛二区划归吴旗县管辖。

一九五一年华池县县政府迁柔远城。

一九五八年四月华池县并入庆阳县。

一九六二年元月一日,恢复华池县,县政府设柔远城至今。

 

 

 

 

 

 

 

 

 

第二章  地  理

第一节  区  域

华池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地区北部,地处北纬36°07′—— 36°51′,东经107°2′——108°33′之间,北部与陕西省志丹、吴旗、定边三县接壤,西部、南部分别与甘肃环县、庆阳县相连,东南部与甘肃合水县毗邻。全县总面积三千七百七十六平方公里,折合五百六十六万亩。其中可耕地面积约八十六万亩;森林 面积一百零三万亩(其中天然林八十九万亩,人工造林十四万亩),荒坡草地三百五十三万亩;河床、沟壑、村庄、道路、渠道、水库等约二十四万亩。

第二节  建  置

华池县辖十九个公社,一百一十六个大队,一千零四十三个生产队。

悦乐公社    八个大队    六十九个生产队

温台公社   六个大队    四十九个生产队

城壕公社   六个大队    六十七个生产队

定汉公社   六个大队    四十四个生产队

五蛟公社   九个大队    七十七个生产队

李良子公社 六个大队    五十个生产队

上里塬公社 六个大队    五十二个生产队

王嘴子公社 六个大队    五十一个生产队

元城公社   六个大队    五十个生产队

白马公社   六个大队   五十三个生产队

怀安公社   八个大队   六十七个生产队

乔川公社   八个大队   七十三个生产队

柔远公社   七个大队   八十三个生产队

乔河公社   六个大队   六十七个生产队

庙巷公社    五个大队   三十七个生产队

山庄公社   四个大队   三十四个生产队

南梁公社   五个大队   三十七个生产队

林镇公社   四个大队   三十五个生产队

紫坊畔公社 四个大队   四十八个生产队

县政府置柔远城,有居民四千二百七十九人,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工业有农机修造、地毯、砖瓦制作、粮油加工、食品加工、印刷、发电等;商业有百货、五金、食品等;有县医院一处;中、小学各一所。一九七一年后,县城扩建较快,除修建大量平房外,新修楼房二十三幢。目前,县城南北已长达五华里,街道宽阔,行树成荫,镇容简朴而整洁。

第三节  地 形

华池境内的山脉大致分桥山和横岭两大山脉。桥山山脉从陕西定边县入境,自西北而东南,蜿蜓二百余里入合水县界;随地羿名,有铁边山、店房梁、打扮梁、黑老虎岭、老爷岭、太阳坡岭、麻子崾岘等山岭。县内主要支脉有走马梁、黄帝山、灯盏山、野雀岭、柔远山、营盘岭、第二将山、烽台山等山岭。横岭山脉从环县老爷山起,沿华池、环县交界处自北向南延伸入庆阳县境,县内主要支脉有菩萨山、上里塬、高庙岭。

县内河流大致由北向南,主要有:桥山西侧的元城河、白马河、柔远河和城壕河、怀安河,属泾河支流;桥山东侧的二将川河、荔园堡河、豹子川、凤川河属洛河支流。

元城河(古为泥水,见《汉书》):发源于陕西省定边县青沙岭的康岔及东沟湾,沿县西川向南流经乔川、元城、怀安、五蛟、李良子、悦乐入庆阳县境。在本县境内长七十公里,主要汇入水流有张川沟、土门沟、怀安沟、白马川、塌泥沟、蓝家沟、雅义沟、辛家沟、寺沟门沟、留沟、寇家沟溪水。

柔远河:发源于乔河公社的张家沟,向南流经乔河,柔远、温台到悦乐南沟门注入元城河,全长约五十公里,主要汇入水流有乔河沟、小西沟、柔远东沟、土坪、柳湾沟、钥匙沟溪水。

二将川河(古为华池水,见《唐书》):发源于紫坊畔公社刘坪大队的王嘴子,向东南流经山庄、林镇到东华池进入合水县界,全长约 五十公里,较大的支流有荔园堡河、小河沟、大凤川、豹子川河等。

城壕河:发源于定汉公社的太阳坡和庙嘴子,向西南流经定汉、城壕到悦乐的新堡,注入元城河,全长约四十公里,主要汇入水流有什社沟、雷家川、白义沟、曹家沟、白沙沟溪水。

除以上四条主要河流外,另有杨集沟河,发源于上里塬公社的鸭口,向南流经柳树河、王嘴子到庆阳孙家湾注入庆阳西河。脚扎川河,发源于紫坊畔公社的营盘岭,向北流入陕西吴旗县楼坊坪注入白豹川河。吴堡川河,发源于紫坊畔公社的紫坊畔,向东北流入洛河。

以上河流区域的地表水水质,除林镇、山庄、南梁部分河水缺氟外,其余水质均好。

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在一千一百米到一千七百米之间。东北部的长虫梁高达一千七百四十三米。全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桥山东为陕北高原的一部分,西为陇东高原的一部分。地貌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有黄土残塬、岭、梁、峁、谷等地形。黄土残塬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南部,其余地区多属黄土梁、峁、沟、湾。

第四节  地 质

华池地处鄂尔多斯台地,最早是华北陆台的一部分,基地由太古界变质岩组成。由于地壳长期的运动及变化,形成了黄土高原。从地貌看,整个鄂尔多斯台地,中间高,四周低。

本县位于鄂尔多斯台地的中心偏西南部;大部分地表为第四纪风成黄土覆盖。第三纪红粘土和白垩纪红砂土多沿河沟出露。根据近年来的钻探资料,本县境内的地层地质构造是:新生界第四纪风成黄土,分布于地表至地表以下二百米之间;第三纪红粘土和沙质粘土零至三十米。

中生界白垩纪棕红色砂岩和泥岩,厚七百米至八百米,侏罗纪砾岩、砂岩、泥岩五百米左右。其中:中统安定组棕红色泥岩加砂岩一百二十米,直罗组灰绿色砂岩、泥岩二百至二百二十米。本组地层在吴旗、灵盐、陇东等地均具工业性油气流。中下统延安组灰黑色泥岩和灰白色砂岩二百米左右。该组在华池县城至城壕公社一带,距地表一千米至一千四百米,具有良好的工业性油流,尤以延安组八、九、十三个地层含油最为丰富。三迭纪上统延长群为灰绿色砂岩、泥岩,地层厚一千米左右。该群的中部和上部有天然气和石油,在我县的杜河、杨寺岔已经钻出。井深为一千六百米。三迭纪中统、下统为灰色绿色砂岩,据新堡“庆深一井”的钻探资料,地层厚五百九十米。

上古生界二迭纪,根据“庆深一井”的资料,地层厚一千一百米,上面为紫红色砂岩,中部为杂色岩,下部为黑灰色砂岩,底部有煤层。石炭纪为含煤砂泥岩,地层厚二十米。

下古生界上部为灰岩,下部为砂泥岩。根据“庆深一井”的资料,地层厚二百八十米。

震旦亚界为灰白色砂岩和杂色泥岩,根据“庆深一井”的资料,地层厚四百米左右。

太古界火成岩、变质岩,地层厚度不详。

根据几年来的钻探,本县已在侏罗纪的直罗组及延安组获得五套油层:直二地层、延六、八、九、十地层。三迭纪延长群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初步探明城壕、城北、华南、华池四个油田。已控制油田面积一百八十点三五平方公里(包括庆阳玄马),地质储量五千零六十六万吨。

华池中生代以下地质构造的特征,是一个东高西低的平缓西倾单斜,地层倾角小于一度,地块完整、稳定,没有大的断裂(从历史记载看,也未发生六级以上大的地震),在大单斜的背景上,华池至庆阳玄马一带存在着一组近东向西的五排鼻状构造,高产井均出在这些鼻状顶部。

第五节  气候与植被

华池古为鄂尔多斯台地的一部分,与本县相邻的庆阳翼龙化石的发现,证明这里在一亿年前是一个湖泊地区。五蛟公社发现的蛇化石标志着三千万年前这里已出现陆地。王嘴子公社赵家岔发现的鬣狗化石说明这里至少一千多万年前已是地势低平的热带或亚热带绿色草原。黄河古象化石在华池五蛟公社也有发现,由此推断在二百多万年前这里是亚热带的半干旱草原气候。《诗经•豳风•七月》等篇中关于“蚕月条桑”、“十月获稻”的记载,也可以看出两千多年前这里气候温暖,水丰林茂。

现在华池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早气候。仅林镇、南梁、山庄公社和定汉公社东部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摄氏八度,一月为零下九度,七月为二十一点四度,由南向北气温递减。无霜期平均一百五十天。县南部海拔较低,无霜期较长,北部和东部海拔较高,无霜期最短年份只有一百一十天左右。年降雨量近十年平均五百一十毫米,自西北向东南由三百五十毫米至五百五十毫米递增,降水多集中在七、八、九月,且多暴雨。年蒸发量平均一千五百毫米。风向主要为偏北风,年最大风速十七米/秒左右。干旱和霜冻是威胁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

本县东南部的林镇、山庄、南梁公社和城壕公社东部有次生林分布,草木茂盛,植被良好,其余地区树木稀少,荒山大部被垦为农田。

植被是自然的调节器。据《庆阳府志》记载:“东山子午岭,松木槎枒”。后经历代战争的破坏和宋元、明、清几个朝代毁林开垦,至明、清之际,原始森林破坏殆尽,使森林阴湿气候变为半干旱气候。清同治及其后,人口流亡,田园荒芜,杂木丛生,演为次生林区,气候又变得湿润,雨量充足。从《庆阳县志》记载来看,汉初至明武宗末年(公元前二〇六年至公元一五二一年)的一千七百二十七年中,由于庆阳一带植被较好,只发生过两次大的旱灾。而从明世宗至清同治末年(公元一五二二年至一八七四年)的三百五十二年中就发生了十四次大的旱灾,平均二十五年一次,造成“人相食,饿死多人”的惨状。宣统元年(公元一九〇九年)至一九五七年的四十八年中,华池只在一九二八(民国十七年)遇到了一次大的旱灾,但由于当地植被较好,旱情远不及周围地区严重。

本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又一次开荒扩田,特别是建国后人口剧增,大量烧柴、用材,使森林草山受到严重破坏。现在,除东部几个公社外,其余地方已无林可砍,无荒可垦。昔日苍翠群山,遂为光山秃岭。

植被的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气候干旱。据黄委会悦乐水文站的记载:华池柔远川七十年代平均年降雨量为四百八十八毫米,比六十年代平均年降雨量五百七十九毫米,减少了九十一毫米,而水土流失却增大了。例如一九六一年六月三十日,柔远川日降雨量一百四十八毫米,柔远河最大流量四百七十九立方米/ 秒。一九七七年七月五日,柔远川日降雨量一百四十三毫米,柔远河最大流量一千五百八十五立方米/秒。后次比前次降雨少五毫米,流失却增加了二点三倍。柔远川河七十年代平均年输砂量四百五十六万三千二百吨,比六十年代平均年输砂量四百零一万六千八百吨,増加了百分之十三点六。水土大量流失,引起山泉枯竭,溪水断流。全县大小沟七千七百多条,七十年代末已有六 千三百多条干涸。从一九五九年到一九七九年的二十年中,有十二年遇到了程度不同的旱灾,实与大量开荒毁林、毁草,破坏生态平衡直接相关。

第六节  土 壤

华池土壤未作普査,根据现有资料,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粗黄绵土,分布在城壕、悦乐、王嘴子、李良子、温台、柔远、五蛟,上里塬、怀安、白马、乔川、乔河、庙巷、元城等公社。这种土壤有机质少,富含石灰,粒粗疏松,易于渗水流失,保墒性差,肥力较低。

二、森林褐色土,分布在林镇、南梁、山庄三个公社和紫坊畔公社的南部。这种土壤土质疏松,有机质和肥力较好。

三、黄绵土,分布在城壕公社的南部。土质同粗黄绵土,但土壤颗粒较细。

四、黑垆土,分布在上里塬西北部和白马公社的中部,土质较好,但分布面积很小。

第七节  历 史 遗 迹

古 城 寨

东华池城,华池旧县遗址,因古华池水而得名。南北朝时西魏始置华池县,后废,隋仁寿二年复置华池县,唐、宋因之。唐武德四年于华池置林州总管府,管永州,其林州领华池一县。七年,罢林州总管府。贞观元年废州,以县属庆州。宋神宗熙宁四年并于合水县,华池为镇,后改为寨。明代巡抚马文升复筑,置巡检司,清又改为镇。此地群峰叠翠,三川相汇,东、西、北三城依山虎踞,成犄角之势,为古代边防要塞。西城半山腰有宋筑砖塔一座。

怀安城,唐怀安县遗址,唐时筑。《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开元十一年括逃户连党项蕃落置。”宋范仲淹扩筑,改为镇。明成化八年(公元一四七二年),巡抚马文升复筑,改为怀安巡检司。清置镇。遗迹尚存,现为怀安公社所在地。

大顺城,宋范仲淹于庆历二年筑,在今县城东北六十华里处紫坊畔公社脚扎川沟掌的城山生产队,遗迹尚存。据《宋史》记载:“庆之西北马铺寨,当后乔川口,在敌腹中,仲淹欲城之,度贼必争,密遣子纯祐与蕃将赵明先据其地,引兵随之,诸将莫知所向,行之柔远,始号令之,版筑皆具,旬日而城成,即大顺城是也。贼觉,以骑三万来战,佯北,仲淹戒勿追,已而果有伏,大顺即城,而白豹、金汤皆不敢犯,环庆自此寇益少。”

柔远城,今华池县城,宋范仲淹筑,名柔远寨,置巡检司于此,为防御西夏的边关。明成化七年,巡抚马文升复筑,城周二里许,改名定边寨,仍置巡检司于此。清改为柔远里,今城迹尚存。城西六里墩儿梁峁上,宋时范仲淹筑有柔远亭,今废,遗迹尚存。清安化知县孙良贵《柔远城》诗云:“唐时明月宋时笳,一片颓闉(yin音因)三五家,野老不知征战苦,翻怜城郭变桑麻。”城南十里柔远山,奇峰突起,翠柏参天,古人建寺其上,宋范仲淹著文立碑于其中。可惜一九五八年毁坏,石碑不存。孙良贵又《柔远山》诗云:“绝顶层峰未易逢,禅床常被白云封,老来拟插凌云羽,直叩天门第八重。”

业乐城,现名悦乐。宋时蕃部内附,范仲淹筑此城纳之,故名业乐,即安居乐业之意。遗迹尚存。

绥远寨,《宋史•地理志》记载:“地本骆驼巷,元符二年 (公元一〇九九年)进筑,赐名”。今名骆驼城,在城壕公社石嘴子。城周二里,遗迹尚存。

上寨城,宋时筑,位于城壕公社城壕生产队,一九七二年已建炼油厂。

五蛟城,宋时筑,因五水相交而得名。今五蛟公社城壕生产队,俗称为城壕或下五蛟。

第二将城,又名第二将营,宋范仲淹筑。城周七里,高一丈五尺。在今山庄公社铁匠沟东侧,遗迹尚存。

老寨城,宋时筑,在今乔川公社阳湾湾生产队。依山面水。遗迹尚存。

走马城,宋时筑,在元城北三十里走马岭南(今吕沟嘴),与岭北走马城(今陕西吴旗县庙沟公社西南)相对。世传李卫公大捷于此,走马入朝,故名。遗迹尚存。

铁角城,俗呼跌脚城,在今乔川公社章桥生产队北和定边县界处,遗迹尚存。

元城,原名怀安西谷寨,宋范仲淹筑,在今元城公社西半华里处。遗迹尚存。

小城子城,原名怀安东谷寨,宋范仲淹筑,在今怀安公社小城子生产队。

荔园堡城,宋治平年间(公元一〇六四一一〇六七年)知州蔡挺筑,今南梁公社所在地。遗迹尚存。

古 建 筑

东华池砖塔,宋时建造于今林镇公社东华池生产队西城半山腰,巨砖结构,八面七层,高二十六米,底部每面长三点二九米。门向东北方,高一点八七米,宽一点〇四米,深二点八八米。内辟八角形塔室,每面宽〇点九七米,两对边相距二点四〇米。全塔每面通体呈梯形,每个梯形面积均等。从第二层起,每层高度依次降低。各层塔檐每面出斗拱,各层施平座,座之外沿施砖栏杆,栏内可行人。栏杆砖面上刻有卍形纹、云纹、奔鹿、飞凤、猛虎等浮雕。各层每面间隔设有一真门或假门,上下错落。真门一律单砖卷顶;假门门框为方形,两门紧闭;有的镶有石碑。无论真假门,两侧均设一方形假窗。塔建造精致。目前除顶部和局部塔檐伤损外,其余保存完好。

石佛寺双石佛塔,宋代建造,地处今林镇公社豹子川王台村东侧山嘴上。寺院早毁,现仅存三尊石雕残佛,寺前双佛石塔尚在,相距八米,于台地南端东西并列,通体以红岩石凿磨垒砌而成,结构严谨,雕作精细,由东向西编为一号塔和二号塔。一号塔为八面十一层锥体,高约十二米,第一层每面宽四十公分,顶有塔刹,各层均有塔檐,檐亦为八角形,檐角雕刻云纹饰,檐上均有一圆形莲花盆,各层塔身均置于圆形莲花盆中。塔身各面分组雕有许多大小佛像,仅第一层就有佛像四百多身,分若干群落,根据佛经故事雕刻。多数组雕之中部是祥云莲盆,莲盆上坐一高约二十公分、神态手势各异的佛像。莲盆四周满布各种姿态、高五公分左右的小佛像、力士或弟子。第一层的一面在坐佛的上端两角还各雕一飞天。第二层雕有涅槃像,涅槃四周皆小佛,有的掩面哭泣,有的双膝下跪,有的仰视佛面,有的凝神静思,神态各异,形象逼真。此塔一、二、三层各面大小佛像头部被砸毁, 三层以上所雕佛像至今眉目清晰,衣褶无损,自然剥蚀损伤不大,保存基本完整。二号塔建造方法与一号相同,亦为八面,塔顶已早毁,现存十一层,残高约十一米,建于正方形石座上。石座高〇点七五米,每面宽约一米〇八,每面半圆雕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现已剥蚀,仅留残痕。底座以上各层佛雕保存基本完整,塔身第一层每面宽〇点四五米,向上递层缩小,各层均有八角形塔檐,檐上亦有一莲花盆,塔身置于圆形莲花盆之中。一、二、三层塔身各面雕有四层小佛像(像高六公分),神姿各别。 第四层只一面雕有一佛二弟子(阿难和迦叶),其余各面空白。第五层以上无佛像。此塔共雕大小佛像约六百余身,佛像头部多被砸毁。

白马石佛塔,宋代建造,建于今白马公社所在地南侧。佛塔为六角形,顶残,现存七层,高五米,石料凿砌而成。底部平铺石条,上砌塔身,塔身各层均有塔檐,檐下有斗拱,檐上铺瓦,上有瓦当。第一层塔身每面宽八十四公分,西面雕一身高二十公分手扶拐杖的老者,有四个高八公分的小侍面向老者拱手。其余各面分别雕有奔马、麒麟、雄鸡、鹿、狮等。第二层及上层各面中间均有一小龛(髙二十四公分,宽十八公分),龛内各有一半圆雕坐佛,肌肉丰满,身披袈裟,袒胸,表情生动。目前塔身裂缝,第一、二、三层佛像残缺,北面三、四层和西北面第六层石面严重剥蚀,塔底座残损。

脚扎川万佛塔,宋代建筑,地处今紫坊畔公社川畔生产队。这里系三县交界处,向北五十米入陕西省吴旗县境,向东三十米,为志丹县境。石塔通体满雕佛像,故称为万佛塔。以石料凿磨镶砌而成,八面,尖锥形。底层每面宽四十公分,顶残,现存九层,高八米。塔身各层均有正八角塔檐,八面塔身分置于各层塔檐之中。塔身各面均雕有佛像三层,每层六身,一莲盆上坐—佛,神态大同小异,全塔共雕佛像约一千二百身,衣纹不显,雕作粗糙。

古 迹

天子,地处子午岭,中央平坦,两侧深沟,树木葱浓,野兽出没。相传是周老王(公刘)游猎处。在今城壕公社天子生产队。

马场,相传系汉代马援牧马之处,在今林镇公社小凤川。

边墙,位于本县西北的乔川公社,东起陕西吴旗县的小庄畔,西止乔川公社的狮子庄,全长八十余华里。原为秦长城,明成化六年副都御史余子俊复筑。

烽火台,为古人了望报警之用,宋代范仲淹始筑,明时巡抚马文升补修。据《庆阳府志》记载:华池至庆阳(东路)有烽火墩台四十二座,每墩守卒二十名。今华池的柔远川、元城川、二将川各沿川山头均有残迹。

 

第八节 革 命 遗 迹

南梁政府(陕甘边苏维埃政府)遗址,在今林镇公社四合台大队的寨子湾。此处山高林密,地形复杂,人烟稀少。一九三四年春至一九三五年春,陕甘边革命委员会、陕甘边苏维埃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曾设此地。刘志丹、习仲勋等曾在这里指挥和领导陕甘边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荔园堡戏台,在今南梁公社荔园堡内,一九三四年秋在此召开群众大会,成立南梁政府。今戏台已拆。

列宁小学,一九三四年秋在今南梁公社转嘴子创办。一九三五年初国民党军队进犯,学校停办。一九六三年在原地修复扩建,恢复原称。

赤卫军总指挥部遗址,一九三四年十一月至次年春,陕甘边赤卫军总指挥部在荔园堡马洼子村设立。现遗址尚存。

阎洼子会议遗址,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八日,红二十六军和陕北游击队在此召开联席会议,会期十余日。原址四孔石窑尚存。

抗大七分校校部,一九四一年七月在山西兴县创办,一九四三年迁今林镇公社东华池城内,校长彭绍辉。有石窑洞三排,大礼堂一座。石窑尚存,大礼堂于一九四七年被国民党胡宗南部队烧毁。另在东西两城有土窑洞数排,遗迹尚存。

悦乐战斗旧址,在悦乐公社西山。一九四七年五月三十日,我西北人民解放军新四旅在彭德怀同志指挥下,在此全歼国民党一个骑兵团,活捉副旅长一名。

将台战斗旧址,在今白马公社将台和菩萨山。我西北部队一九四七年五月三十日在此歼灭马鸿逵一个步兵团。

烈士塔,一九五〇年四月,当地群众为纪念革命先烈,自愿投工献料,于悦乐修建荣立。

烈士陵园,一九六五年七月建于柔远老城西侧,修一亭,内立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

红军长征时经过我县的路线,红二十五军于一九三五年八月从合水县经本县凤川、东华池、豹子川赴陕西永坪。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从环县经本县乔川公社艾蒿掌、王掌子、铁角城赴陕西吴旗。 

第三章 物 产

第一节 植 物

粮食作物类

粮食作物以冬小麦、糜子、谷子、玉米、荞麦为主,高粱,洋麦、燕麦、春小麦、黄豆、黑豆、小豆、蚕豆次之。林镇公社种有少量水稻。

冬小麦:县南的城壕、悦乐、上里塬、王嘴子、温台、李良子为主要产区,播种面积占当地粮田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县西北的元城、乔川、白马、怀安、乔河、庙巷等地,于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播种面积逐渐増多,现占当地粮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县东的林镇、南梁、山庄、紫坊畔等地,因气候阴寒,过去只在阳山坡少量种植,本世纪七十年代后有所扩大,现播种面积占当地粮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五十年代前主要品种有老芒麦、白秃子、白箭头、红秃子、瞎八斗、白芒麦、红芒麦等七种;五十年代引进推广过碧玛一号、碧玛四号;六十至七十年代引进并推广了钱交麦、早洋麦、甘麦4号、济南2号、农大36、农大183、北京5号、庆选15号、西峰9号、庆选27号、庆丰1号等优良品种。一九六八年以来,本县以悦乐公社上堡子大队、城壕良种场为基地,自繁自育三十多个品种,其中上堡子大队农科站培育的华池1号、上选2号、上选3号已列入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编制的《全国小麦品种资源目录》一书。

糜子:学名黍,种植广泛,尤以县北部、西北部为多,当地有“吃饭靠糜子”的说法。糜子品种繁多,有硬、软两类,红、黄、黑、白四色,按生长期又分大、中、小三种。其主要品种有红、黄大糜子,红、黄二汉糜子,黑笊篱头、杏猴头小糜子和伞黄小糜子等。

谷子:学名粟,有红、黄、白等品种。五十年代后引进推广的有大凉谷、辽东黄、五爪龙、毛谷等。

玉米:学名玉蜀黍,俗名包谷、玉麦。县东二将川、荔园堡川广为种植,其余各川也多有种植。其主要品种在五十年代前为小黄玉米。五十年代后陆续推广的有金皇后、红心白马牙、辽东白以及维尔156、维尔42双交种和庆单1号、庆单7号、庆单12号等。

高粱:古名稷,俗名桃黍。当地高粱茎高而细,宜川原种植。五十年代前主要品种是紫高粱、红高粱。五十年代引种过泾川的米儿高粱、兰州的罐罐头和平凉的矬老汉。六十年代引种东北的熊岳253、原杂10号、原杂12号杂交种。七十年代又普遍推广了晋杂5号、忻杂7号等品种。

油料作物类

油料作物以芸芥、胡麻为主,小麻子、黄芥、油菜籽次之,近年来蓖麻、向日葵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

经济作物类

四十年代曾普遍种植蓝靛,作染料用,今以大麻种植面积较大,烟叶、小茴香、甜菜等次之。

蔬 菜 类

蔬菜多以户自产自食。近年来县城及悦乐建有少量商品蔬菜基地。夏、秋菜主要品类有白菜、菠菜、韭菜、水萝卜、黄瓜、番茄(又名西红柿,四十年代引种,数量不多)、茄子、辣椒、冬瓜(也称葫芦)、南瓜(也称蕃瓜)、金瓜以及芫荽、芹菜等;冬菜主要有卷心白菜、甘蓝、洋姜、蔓菁、洋芋、苴莲、大葱、大蒜等。

瓜 果 类

西瓜、甜瓜在本县各地均有种植,立秋前后始可成熟。果类以苹果(四十年代末期引进,品种不断更新,今主要有国光、红玉、元帅、倭锦、六月白等)、梨(六十年代以来引进的有香蕉梨、鸭梨、莱阳梨等)。李子、大枣、核桃、桃、杏居多,此外还有蜜果、酸果、楸子、樱桃、葡萄等。

木 本 类

乔木:

山杨:为建筑和用材的主要原料,东部林区分布广、数量多。

青杨:俗名钻天杨,六十年代引进有辽杨、沙兰杨、加拿大杨、新疆杨、北京杨等品种,是良好的造林树种,今全县各地均有栽植。

小叶杨:为速生树种,多作椽、檩之用。县东部山沟、河谷分布较多。

白桦:是重要建筑用材和制作鞍架等器具的材料,还可制鞣料、染料,分布于县东部林区。

辽东栎:俗名青冈,木质坚硬,为优质器具用材。籽可食,也作酿酒的原料,县东部次生林分布颇广。

侧柏:质密,是优质器具用材。分布于林镇公社东部。

油松:为优质用材,古代分布广,现仅东部林区有遗株残存。建国后始人工育苗种植。

杜梨:木质细密坚硬,为案板、桌凳的极好制作用材。幼树可作嫁接梨树的砧木,散生于全县各处,尤以东部林区最多。

马杜梨:木材使用价值不大,全县各地均有分布。

山杏:木质坚硬,可作案板,果可食,核可榨油。散生于全县各地。

槭树:亦名三角枫,木质坚韧,可制器具。生长于大凤川林区阴湿山沟。

漆树:漆汁可做涂料,系本县稀有珍贵树种之一,分布在豹子川、小凤川的阴湿山崖。

臭椿:学名樗,木质较佳,根皮可入药。因其叶、花有臭味,故名。本县各地均有少量分布。

山核桃:木质细密坚韧,为优质器具用材,可作枪托,果可食,为本县珍贵树种之一,全县各地有零星分布。

中槐:木质坚硬,生长期长,为优质建筑用材,花、籽均可入药。全县各地均有分布,县南较多。

刺槐:俗称洋槐,发木快,四十年代末引进,遍布各地。

黑桦:质密,分布于二将川一带。

柳:有旱柳、垂柳两种。旱柳多是笼圈、火柴主要用材。垂柳为观赏植物,零星分布各地。

榆:木质坚韧,分粗细两种,均开花结籽。籽如铜钱状,故称“榆钱子”,嫩时可拌面蒸食;树皮粘性强,晒干研细可食。全县各地均有分布。

山定子:可嫁接苹果,分布于山庄、林镇一带。

花椒:今栽培较普遍。县北因气候寒冷,不易成活。

桑:其叶喂蚕,多分布于县南。

灌木:

木瓜:又名文冠果,籽可榨油,分布县东部林区。

狼牙刺:春发芽早,系牧羊佳草,根、秆为优质燃料。县东分布很广。

大马茹:又名野剌梅,果核可入药,分布很广,尤以子午岭一带最多。

马茹:又名扁核木,果实可入药,多分布于山坡,全县各地均有生长。

酸枣:核可入药,崖畔、地埂向阳处常见。

黑刺:用作燃料,主要分布于子午岭一带。

酸剌:用作燃料,主要分布于县东山沟、山坡背阴处。

胡枝子:俗称箭子,有黑、白两种,枯枝上可生长木耳。主要分布于东部林区。

银松:在林镇公社石嘴沟仅见数株。

轮柏:又名野丁香,分布于全县各沟壕及阴湿山坡。

栒子:学名车轮棠,其枝条可作手杖、斧把、杈丫等,分布于子午岭林区。

樱桃:木材坚细,可制器具,果实味甜。七十年代初从辽宁引进。

沙柳:即水杨,其枝多作把杖,分布于县东各山谷、溪流边。

红柳:学名柽柳,枝条多用于编笼,花可入药,分布于各地田野向阳处。

忍冬:又叫金银花,叶、花可入药,分布于子午岭林区。

白杞梢:遍及各地山野。

合子条:其枝条可作耱、条把。多分布于子午岭一带。

柠条:又名小叶锦鸡儿,是固沙的良种,多分布于庙巷、乔河、怀安与陕北交界处。

虎儿杆:其枝可作条把、筷子,各地背沟,塌坬处常见。

紫穗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引进,今作为营造防护林树种之一。

花 类

牡丹、山丹、芍药、大丽花、山梅、土庄、石竹、小打碗、小旋、地黄、山萝、白头翁、秃疮花、紫堇、玫瑰、野菊、夹竹桃、七月菊、九月菊、十样锦、椒叶梅、金盏、蔷薇、夜来香、纸花、月季、黄针、洋绣球、令箭荷、万寿菊、勺把花、野棉花、板兰(药名射干)、竹叶梅。

草 类

角蒿、疗齿草、堇叶莱花托飘、飞燕草、唐松草、毛秋牡丹、缠绕铁线莲、碎叶铁线莲、大黄莲、淫羊藿、汉防、独行菜、紫花地丁、瓜子金、细叶费菜、塔景文、蝇子草、沙蓬、棉蓬、扁蓄、大马蓼、西北利亚寥、酸模、灰条、小狼巴巴草、雁皮、金丝海棠、锦葵、苜蓿、苘麻、和尚头、地锦草、猫儿眼、水杨梅、龙牙草、翻白草、紫云英、草木樨、鸭跖草、山黧豆、野碗豆、牛皮消、铁杆蒿、紫苑、鬼针草、蓍草、千屈菜、水珠草、水海 浮草、补血草、附地菜、龙葵、酸浆、松蒿、荆条、风轮菜、三尖草、萎蕤、牛尾菜、石昌蒲、香蒲、马莲、野燕麦、稗草、狼尾草、狗尾草、谷莠、茅草、米茅、小羽茅、大油芒、鼠草、风花菜、碎米荠、猫辣草、针金花、牵牛花、王不留、地耳、蘑菇、伞蕈、浮萍、水小蒜、马箭、骆驼蓬、苔藓、野芹菜、黄苋草、无根草、野牛子、冰草、草棉花、野莨菪草、西番谷、苦子蔓、狗娃草、狗肠子草、黄蒿、绵绵根、白莲、索草、猫尾巴草、旋风草、扫前、麦辣辣、席芨。

第二节 中 草 药

甘草:遍布山野,为主要药材之一。年收购量近年来达三十八万多斤。

生地:一九五六年引进,柔远川、元城川栽培较多。

党参:多为野生,以山庄、林镇灌木区为多,近几年亦有少量栽培。

秦艽:本县各地均产。

黄芩:以子午岭林区最多。

大黄:现多为栽培,当地的大黄只能畜用。

远志:县内各地均有分布,以悦乐、城壕、上里塬为多。

细辛:唯城壕一带产。

柴胡:本县所产叫软柴胡。

茜草:分布于县内各地。

玉竹:又名黄精,分布县东子午岭林区。

防风:县城南部各地均产之。

苦参:又名野槐,五蛟、毛沟门一带较多。

赤芍:芍药的一种,仅有少量栽培。

黄芪:仅有少量栽培,乔河齐庄子一带较多。

板兰根:分布于子午岭林区。

麻黄:县城西北部甚多。

土贝母:分布于各地阴山处,产量不大。

川地龙:即蚯蚓,分布普遍。

牛子:又名牛蒡子,分布各地。

车前子:分布普遍,多生路边。

葶苈子:分布甚广,多生路边,地埂。

赤小豆:产五蛟一带。

酸枣仁:分布普遍,野生于向阳山坡或地埂。

马兜铃:又名臭葫芦,分布于山坡、沟谷、灌木丛中。

地肤子:又名扫帚子,分布各地。

莱菔子:即萝卜子,县境内分布很广。

苍耳子:俗称草粘子,田边、路旁、沟边、村旁为多。

白芥子:俗呼芥辣子,分布普遍。

紫苏:又名野荏,分布于子午岭林区。

荆芥:本县仅有少量栽培。

寄生:多寄生在桦、柳、桑树上。

土藿香:近年来始引进,栽培尚不普遍。

蒲公英:遍布各地。

泽兰:各山沟、溪边常见。

红花:在气候温和的川区仅有少量栽培,

冬花:多生于阴湿沟旁及林区。

小黄柏:山坡、灌木丛中常见。

枸杞:别名地骨,各山坡、地埂常见,质量不佳。

五加皮:分布于子午岭林区。

王不留行:县城南部小麦地内常见。

地榆:分布于子午岭林区。

地椒:分布在元城一带的向阳山坡。

透骨草:分布普遍。

薄荷:有野生和栽培两种,在县内均有零星分布。

山艾:遍布各地。

益母草:分布于县东部地区。

夏枯草:分布于子午岭林区。

旋复花:同上。

草决明:同上。

大蓟:分布普遍,多长在山坡、路边、地埂。

小蓟:俗呼刺芥,遍布各地。

青箱子:仅有少量栽培。

芦巴子:又名葫芦把,有少量栽培。

瞿麦:有少量栽培。

马齿苋:县内各地均有分布。

莨菪子:又名天仙子,分布很广。

菟丝子:分布于路边、农田、草丛。

牵牛子:又名二丑,分布普遍。

麦芽:大麦发芽晾干而得。

蔓陀罗花:又名洋金花,县内各地均有分布。

巨胜子:俗称野胡麻,遍布各地。

茵陈:是白高的幼芽,遍布各地。

榆树皮:县内各地均产。

瓦松:多长于旧瓦房顶处。

鸡冠花:分布于各地田间、道旁。

野罂粟:仅有零星分布。

芦根:各地均有栽培。

败酱草:俗名苦苦菜,各地田野均有分布。

荠菜:遍布各地田野。

藿香:县内仅有少量栽培。

小葫芦:栽培较为普遍。

野百合:即山丹花之根。遍布县内各地。

贯仲:分布于县东山林地带。

破故纸:又名补骨脂,分布于子午岭林区。

山桃仁:分布于山野。

蛇床子:又名野黄萝卜子,分布于各地丛林中。

蜂房:即马蜂窝,分布普遍。

薤白:即野小蒜,各地田野均有分布。

打火草:又名打碗花,分布普遍。

威灵仙:分布于子午岭林区。

牛黄:数量不多。

龙骨:为古代哺乳类动物骨骼的化石,各地均常见。

虫蜕:即蝉蜕,夏末初秋,常在树上或草丛中见到。

浮麦:各地均有分布。

夜明沙:分布较普遍。

凤衣:即孵鸡后的蛋壳。

马勃:似蘑菇,雨后野地常见。

杜仲:一九七五年引进,今五蛟公社马河大队林场栽植成活一千株左右。

射干:似黄花,今有零星栽培。

连翘:各地有零星栽培。

川芎:一九七三年以来县内有零星栽培。

野黄连:分布于县内各山野。

知母:县内各地均有零星分布。

沙参:分布于子午岭一带。

元参:同上。

寸冬:即麦冬,各地均有零星分布。

香附:分布于子午岭一带。

半夏:各地均有零星分布。

斑蟊:各地均有。

五味子:分布于子午岭一带。

芮仁:即茹仁,各地均有分布。

一枝蒿:产于山庄、林镇一带的山野。可治蛇伤。

五倍子:零星分布于子午岭林区。

第三节 动   物

畜 禽 类

牛、驴、马、骡、猪、羊、鸡、鸭、鹅、狗、猫、兔。

兽 类

麅:俗名羊鹿,分布于县东南林区。因常年猎捕,数最稀少。

金钱豹:为本县珍贵动物之一,分布在子午岭林区,数量很少。

麻狸豹:俗名土豹,分布在子午岭林区,数量很少。

狼:各地山野均有。

野猪:群居于县东南部的密林处,晓眠夜出危害庄稼。

獾:有猪獾、狗獾两种,以狗獾为常见。獾皮可作褥,獾油可医治烫伤。

狐狸:又名沙狐,色多麻,随季变色,性狡猾,食野鼠、鸟类、家禽等。

狸:家养为猫,野生为狸,又名猫豹子。皮可作裘,数量很少。

豺:俗名豺狗子,分布于子午岭林区。

黄鼬:又名鼬鼠,其气臊臭,性喜阴暗,动作敏捷,善捕鼠。县内各地少量有之,尾毛可制笔。

扫雪:分布于子午岭林区,数量极少。系我县珍贵动物之一。

獭:有水、旱、海三种,本县多为水獭,分布在东华池一带,数量极少,其皮毛贵重,可作高级裘衣。

兔:有家、野之分。肉皆可食,皮可制帽,野生者多为麻色。

黄鼠:前足拱而如揖,又名拱鼠,为害庄稼。

松鼠:俗名猫。喜在杜梨等树上活动,行悬崖如坦地,身轻如飞,不易捕捉。

鼢鼠:田鼠的一种,俗名瞎灰,形似鼠而肥,深灰色或黑色,无尾,鼻尖、眼小、爪利,习于穿地而行,危害庄稼、牧草甚烈。

鸟 类

燕、喜鹊、画眉、火连斑、包包翅、鹞子、鹁鸠、麻雀、啄木鸟、鹭鸶、鸤鸠、鸱拐、鸮、乌鸦、老鸹、麻野雀、蒿宿宿、黄箭子、鹁鸽、黄鹂、黄雀、鹳、凫、白头翁、麻连爪、 野鸡、石鸡、斑鸡、猫头鹰、、鹰、鸢、半翅、布谷、马燕子。

昆 虫 类

蜜蜂:本地多为中蜂,子午岭林区的树洞、崖穴内常见野生者,农民收养于崖壁穴窑内。为提高蜜的产量,近年多采用“过箱”的办法,箱内设人工蜂巢,谓“中蜂过箱”。七十年代引进了意大利蜂。

蚕:县南农民有少量饲养。

粘虫、红蜘蛛、叶跳蝉、种蝇、瘿壁虱、蚜虫、瓢虫、菜青虫、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为农业害虫,在县内各地分布较广。

苹果食心虫、苹果小吉丁虫、苹果巢虫、梨食心虫、梨星毛虫、桃蚜等为林果害虫,县内各地均有分布。

蛇 类

蟒:东华池林区偶见。

七寸子:身长七寸,故名,为剧毒蛇之一,县内各地少量有之。 自麻蛇、黑麻蛇、菜蛇,东部较多。

第四节 矿 藏

石墨:悦乐、五蛟有少量出产。

    石油:一九七一年长庆石油指挥部来华池钻探,在县城、城壕、元城、乔河、山庄等地均发现石油,蕴藏量较为丰富。

天然气:在定汉杨寺岔钻探,发现气井。

第五节 土 特 产

木炭:昔多今少,以㭎、杏、杜梨枝杆熏烧而成。

毛毡:有黑、白之分,各地均有,又有毡袄、毡袜、毡靴等。

毛口袋:制作简易,坚固耐用,为农家必需之品。

羊毛、羊绒:羊毛有春秋两种。近年内羊毛收购达十五万斤以上,羊绒五万多斤。

地毯:近年来由县地毯厂自制。除制地毯外,尚有车垫、椅垫等。行销国内外。

黄酒:分清、稠两种,酒谷米加麦曲酿制而成,各地均有,尤以乔川、元城、怀安一带味甘、质佳。

蜂蜜:各地均有,色白者佳。年产五万斤左右。乔河、城壕、定汉、林镇等公社为主要产地。

皮张:以羊皮为多,牛皮、狐皮、驴皮、狗皮和其他兽皮次之。

杏仁:有苦、甜两种,是本县畅销国内外的传统出口商品。

白瓜籽:生产历史悠久,是传统的名特产品,具有香、脆的独特风味,境内各地出产,尤以林镇、南梁、山庄产量多、品质好。丰年可产二十万斤左右。

黑木耳:子午岭林区产。

黄花:又名金针菜,多产县南部,年收购量四万斤左右。

第四章 灾 异

第一节 隋至清末

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六〇〇年)地震。

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六二〇年)四月至八月大旱。四年春至七月又旱(见《新唐书》)。

高宗调露元年(公元六七九年)八月,邠、庆、宁、泾、原五州霜。

武后长安三年(公元七〇三年),大水。

宪宗元和四年(公元八〇九年,)地震。

宋:太宗至道二年(公元九九六年)九月,环、庆二州梨树开花。十月,灵、夏、环、庆等州地震,城廓房舍多被毁坏(见《宋史•五行志》)。

真宗咸平四年(公元一〇〇—年)九月,庆州多次地震(同上)。

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公元一〇一〇年)九月,县民王景温庄稼地里嘉禾生,一稃二米。

哲宗元符元年(公元一〇九八年),庆州庄稼异本同颖(见《宋史•五行志》)。

徽宗大观二年(公元一一〇八年)十二月,地震数日不止,毁坏城舍,人口死亡甚多。

徽宗政和七年(公元一一一七年)六月,熙河、环庆、泾原路地震十多天,居民压死压伤的很多(见《宋史•五行志》)。

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一二九五年)六月旱。

惠宗(顺帝)至正三年(公元一三四三年)七月,大雨,河流泛滥成灾。二十年,庆阳、延安等州野鼠危害庄稼,百亩之田,一夜俱尽(见《庆阳府志》)。

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一三六九年)六月,庆阳一带雹雨成灾,四年正月,巩昌、临洮、庆阳地震(《明史•五行志》)。

英宗正统二年(公元一四三七年),平、庆等六府秋旱。三年,自夏至秋,连降大雨冰雹(《明史》)。

英宗天顺八年(公元一四六四年)秋,霪雨连绵,庄稼返青,饥荒严重(见《庆阳府志》)。

宪宗成化七年(公元一四七一年),古长城一带群狼出没。十七年春二月,玄鹤绕庆阳县城鸣叫(见《庆阳府志》)。

孝宗弘治三年(公元一四九〇年)三月,庆阳一带下陨石雨,陨石大小不一,大如鹅卵,小如芡实。十四年正月,延、庆等地连日地震,有声如雷(见《明史》)。

武宗正德三年(公元一五〇八年)九月,延绥、庆阳大水(见《明史》)。

世宗嘉靖七年(公元一五二八年),庆阳、平凉、巩昌大旱。第二年严重饥荒,人相食。十一年夏大旱,蝗虫群飞,遮天蔽日。十三年五月,大水淹没房屋,溺死人畜无数。二十八年十月,大雷电。三十四年十二月,陕西各郡发生大地震,庆阳一带尤为严重。地震有声,自西北向东南,上下摇动,城橹坍塌,年余不息,人民死伤无数(见《明史》)。

穆宗隆庆二年(公元一五六八年)三月、四月,庆阳两次地震。

神宗万历十年(公元一五八二年),临、巩、平、庆大旱。第二年发生严重饥荒,十人九死,土地荒芜,虎狼遍野,盗贼四起。十四、十五年大旱。十六年出现饥荒,人口流亡过半。二十七年七月,飞霜杀禾。四十一年,出现过昼黑如夜的现象。

熹宗天启七年(公元一六二七年),荒,人有饿死者。

思宗崇祯二年(公元一六二九年),平、泾、巩、庆大旱,饿死人甚多。五年饥,死人无数。七年秋,陕西全省蝗灾,冬天发生大地震。十三年,平、庆等处,蝗飞蔽天,落地如岗埠,全陕大饥,人民十死八九,有易子而食者。

清:世祖顺治三年(公元一六四六年)蝗灾。十一年六月初八日,临、庆、平、巩地震,四十余日方息。十二年四月初四日落雪数尺。十三年,冬热无雪,平、庆连旱两年。

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二十二年、二十三年旱。三十一年、三十二年出现饥荒,人民向府城求食。四十三年三月,黄沙蔽天,太阳无光,人相看面皆黄色,自晨至晚始息。四十八年九月十二日巳时地震,先有声自北而南,继自南而北,连动两次,以后微动,至次年正月始息。五十一年饥。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临、巩、秦、平、庆、宁等处,地大震,伤人畜。五十八年歉收。五十九年至六十年,临、巩、平、庆等处旱饥。

世宗雍正四年(公元一七二六年)七月十三日,寅时大雨,平地积水尺余。五年旱。八年发大水。九年七月,阴雨连绵,秋田未熟。十三年,春接夏未曾落雨,从五月二十六日起,一连下雨四十天。

高宗乾隆三年(公元一七三八年)十一月,靖远、庆阳、宁夏地震。一夜九次。五年,巩、秦,庆等处,旱涝不均,庄稼歉收。六年十一月地震。十年八月底,雹雨,秋田被伤。二十三年春旱。二十四年,春夏无雨。二十五年冬无雪。

仁宗嘉庆二十二年(公元一八一七年)秋,阴雨连绵。

宣宗道光十八年(公元一八三八年)大饥,饿殍载道。三十年大旱。

文宗咸丰三年(公元一八五三年)三月二十一日夜,北风大作,地积红沙,弥漫天空。

穆宗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年)四月黑霜,麦苗全损,收成三分。六年三月至六月,瘟疫流行,“黑水泻”伤人甚多。七年秋,连绵大雨四十五天,灾荒加上兵乱,老壮逃亡殆尽。这一年竟出现了老鼠吃猫的事。

德宗光绪三年(公元一八七七年),蝗飞蔽天。四月初六日落雨后,到第二年三月二日才开始下雨,饥荒严重,时疫流行,死者甚多。五年五月十二日天亮发生地震。十四年九月地震。十七年七月十二日,下巨大冰雹,秋禾损伤已尽。十八年二月二十四日先下地釉子(霰),后落雪,雪深三尺,雪消后,麦苗全萎。六月二十六日又下大雨,平地水深数尺。二十二年四月初八日大雪。二十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地震。二十五年大旱。二十六年,秋夏不收,牛羊多死。三十二年秋槐树开花。

第二节 民国至今

民国:三年(公元一九一四年)七月二十九曰,落雪六、七寸,树枝多被压断。

六年六月十一日,新堡大雨,山洪暴发,平地积石不能耕。九月十五日,冰雹垒尺,大如雀卵。十一月二十四日黎明,天空无云,空际有声,俗称天鼓。

九年十一月七日,发生大地震,一夜十余次。其后一日数十次不等,山崩地裂,土窑洞有的塌陷,有的由沟畔拥至沟底,有的一家压死多人,有的全家埋入谷中。

十三年八月楸子花满树皆白,九月十六日大雪压折树枝。

十四年四月十六日,雨后黄沙大雾。十月十四日,大风土雾,日无光。

十五年十一月初四日正午,晴空中有声如雷,自西北而东南。

十六年四月十三日早地震。十八日霜杀庄稼。二十三日早地震。

十七年自三月初九日落雨至十八年四月十九日,长达十三个月未曾下雨。十七年夏田歉收,秋田无收,小麦未能下种。十八年夏田无收。饥民以树皮、树叶、“观音土”充饥,卖妻鬻子,乞食流亡,死者无数。十八年七月十九至二十二日始落透雨,当年秋田丰收,不少人生食穗粒。因长期饥饿,肠胃不适,暴食而死者甚多。

二十二年六月十九日,降特大暴雨,山洪暴发,水淹悦乐街道,山塌地陷,人畜皆有伤亡。

苏维埃政权建立至今:公元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响天鼓,声如连珠炮。

—九四一年九月二十一日上午九时日全食。当年,元城、乔川、吴旗旱。

一九四五年秋,怀安遇雹,大如鸡蛋。

一九四八年五月九日上午六时响天炮一声。当年斑疹伤寒流行,死亡多人。

一九五〇年冬至一九五三年春,白马区(即今林镇、南梁、山庄、紫坊畔一带)克山病暴发流行。患病者四百三十九人,虽经政府派医疗队积极防治,但仍有三百八十六人死亡,其中妇女居多。病死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八点六,有二百余户逃离。

—九五七年秋某夜,王嘴子宪原大风拔大树,吹倒麦垛。

一九六〇年五月十日降大雪,树枝压坏,电线被压断。

一九六一年六月三十日,暴雨。日降雨量达一百四十九毫米。九月下旬大雪,压断树枝。

一九六四年,小麦普遍发生黄锈病,严重减产。

一九六七年春,主要产麦区小麦发生红矮病,严重减产。

一九七二年旱,全年降雨量仅三百一十二毫米。其中三、四、五、三个月降雨五十九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降雨量减少百分之三十八。七至八月中旬降雨七十一毫米,比历年同期降雨量减少百分之六十二。同年五月十五日晚霜,地面最低温度降至摄氏零下一度。县东部的山庄、林镇、南梁公社的秋苗大部冻死。九月三日早霜,地面温度降至摄氏零下一度,秋田枯萎,糜、谷、高 粱、玉米均未成熟,荞麦绝收,造成严重歉收。

一九七三年春、夏大旱,元至四月中旬仅降雨三十四毫米。五月中旬至八月上旬仅降雨八十七毫米,比历年同期降雨量减少一半,造成夏秋田大减产。同年六月十三日,全县七个公社的八十九个生产队遇雹灾,受灾面积三万六千三百多亩。其中最严重的山庄公社山庄生产队十分钟地面积雹三寸,树叶被打光,庄稼被打死,雹后如冬雪覆盖,遍地皆白。

—九七六年,春夏大风,黄雾弥漫,四月一日到六月二十日的八十天中,有四十一天是风沙天气,最大风力为九级。八月后霪雨连绵,低温,晚秋作物多未成熟。

一九七七年春旱,夏田大减产。伏天雨水多,秋田大丰收。七月五日凌晨一时至六日凌晨一时半,全县降雨一百八十七毫米,暴雨最大的紫坊畔公社达二百一十毫米,山洪暴发。柔远河洪峰高达十一米,越赵沟门石桥而过,流量三千立方/秒,十八小时输水一亿九千四百万立方,淹死二人,塌死一人,塌伤五十人,毁坏小水库八座,滚水坝二十七处,桥涵六十三座,梯田三万五千多亩,淹没庄稼四万多亩。

—九七九年九月中旬至一九八〇年四月下旬未落透雨,七个多月降雨四十三毫米,四月中旬又遇霜冻,麦苗大量死亡,全县翻种五万余亩,造成夏田大减产。

编辑:高发
上一篇:第四编 经 济 志
下一篇:编写缘起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