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务处 > 【转发】正视“组团”补课背后的心理动因

【转发】正视“组团”补课背后的心理动因

2018年05月18日 14:17:21 访问量:1200
正视“组团”补课背后的心理动因
土土绒

    江苏一所公办学校的家长们要求老师给孩子补课,为了不给老师惹麻烦,家长们商量好,由家委会负责找场地、组织收费,然后将补课费“捐赠”给老师个人。然而纸包不住火,被举报发现后,涉事老师和学校面临处罚。

    这一出“好戏”令人啼笑皆非,又五味杂陈。一方面,多年来教育部门在认真反思应试教育的弊端,并频频出台政策帮助学生“减负”;另一方面,在真刀真枪的减负政策出台后,我们忽然发现,原来减负最大的阻力既不是学校也不是老师,而是家长。

    类似的新闻其实不少。有的是三点半后家长组织补课,每逢寒暑假有些家长也组织补课。担心孩子不想补,家长们就负责做各自孩子的思想工作;担心有关部门可能要突击检查,家委会就组织家长在楼梯口“巡逻”。所以,举报补课也常常斗不过家委会这个“神奇的存在”。

    但是,家长们是吃饱了撑的吗?当然不是。近年来,教育部门大力推动校内减负,严格规定学生的作业量,限制学生在校时间,减少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等。但是,“减负”减的是过程和手段,而以考试为主的教育评价模式却没有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同一赛道上竞争的学生们为了最先冲向终点,自然要在考试上拼尽全力。

    在公办学校,因为师资力量有限,减负的各项政策执行得更为彻底,家长更担忧孩子在校内“吃不饱”。反正都要补,与其到培训机构补,不如学校集体补了,又省钱又靠谱。于是,家长偷偷“组团”补课就成了公办学校一种特殊生态。

    但是,孩子的一生并不是一场赛跑,整个社会对一个人的评价也不会永远以分数为标准。所谓的教育,除了学习课堂知识以外,还有很多维度,比如培养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比如发现自己独特的禀赋并深入挖掘,比如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合作共赢……而这些,都不能仅仅靠课堂的灌输,更不能从拼命补课中学到。

    面对孩子们沉重的课业负担,想必家长们也非常心疼,这也是前几年社会舆论大力呼吁给孩子减负的重要原因。谁都不愿意把孩子培养成“考试机器”,但良好的教育生态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一起营造。现在,教育主管部门正在努力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和家长,但家长却恋恋不舍地不愿跟书山题海告别,仍然把孩子的未来押在补课上。如此,我们的教学模式如何才能进步呢?

    当然,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也应该正视家长们“组团”补课背后的心理动因,并从中看到目前的教育模式还存在哪些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

    家长对孩子未来的焦虑无可厚非,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更是可以理解。要从源头上根除课外班盛行的“顽疾”,还需要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平衡不同地区的办学差距,探索符合国情的教育模式和招考体制。而这一切绝非一日之功,也不是仅仅靠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家长、学校等多个方面配合发力,才能推动我们的教育不断进步。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编辑:蒋仕奇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