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记忆 > 红色记忆:抗日与解放战争中的南梁根据地

红色记忆:抗日与解放战争中的南梁根据地

2014年04月18日 11:26:53 访问量:2350
 抗日战争时期,南梁又是军民大生产的战场。1942年,蒋介石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为了粉碎其经济封锁,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朱总司令为八路军制订了“屯田政策”,向边区军民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1942年秋,八路军三八五旅七七O团,由团长张才干、政委宋景华率领,屯兵华池大风川,一面保卫边区,一面开展生产建设,取得了“屯田政策”的丰硕成果。据1944年11月七七O团主力出征离开大风川时所立的石刻纪念碑记载:“经过二年之劳动创造,我团已开地三万四千亩,修筑营房四百余间。为了便利军民运输,……修竣风川抵合水之大道五十余里及小凤川口木桥一座。并操有作坊手工业、山货割漆等副业生产数十种。现在粮食仓满,蔬菜有余,牛马成群,猪羊满圈,革命家务日趋巩固。”
南梁根据地的华池人民,毁家纾难,全力支援抗战,曾在10天内运送公粮500石,在7天内完成征粮1000石、征兵300名的任务,被评为陕甘宁边区征粮乙等模范县。老区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军民大生产的号召,1938年至1942年开荒地14万亩;1941年,一年驮运公盐5000驮。由此,华池县县长李培福1943年得到了毛泽东主席“面向群众”的题词。
1944年3月,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在校长彭绍辉的率领下,共5200余人,携带镢头、枪杆、笔杆“三件宝”,由合水城关一带先后进入东华池、豹子川、平定川,开挖窑洞,修筑校舍,建立“革命家务”,共挖窑洞690多孔,建新房40余间,箍石窑30孔,盖起了可容纳2000多人的大礼堂1座。1944年,全校生产的粮食折合细粮共5650余石,养猪1300余头,羊1100余只,牛100余头,蔬菜全部实现了自给。学校还开办了饭馆、粉坊、纸厂、酒坊、磨坊等。在大生产运动中,七分校坚持正规教育和训练,开设的课程有政治、军事、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和俄语等,办学3年,取得了学习、生产双丰收。1946年7月,蒋介石发动内战,抗大七分校学员立即投入到“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解放战争中。师生离校时交给华池县政府余粮7000余石。解放战争年代,南梁老根据地又成了陇东、关中、三边分区党政领导机关和西北军民战略转移与战略反攻的落脚点和出发点。1947年春,国民党调集23万兵力向陕甘宁边区发动了重点进攻。边区军民主动撤离延安和所有县城。陇东分区、三边分区、关中分区与华池、庆阳、环县、曲子、合水、镇原、志丹、黄陵、正宁、宁县、定边、靖边等地的党政领导机关,以及延安大学和边区政府的一些机关单位转移来到南梁,避开锋芒,继续坚持斗争。胡乔木、江隆基领导的中央土改工作团,仍然在这里开展深入的土地改革运动。1947年5月下旬,安塞真武洞祝捷大会之后,彭德怀、习仲勋率领西北野战军,三路进军,挺进陇东,发起了陇东战役。5月30日,在悦乐、将台全歼国民党骑兵第二旅第三团和驻将台之马鸿宾部八十一师六十旅一七九团,生俘骑兵第二旅少将副旅长陈应泉、上校团长汪韬和马鸿宾的上校团长马奠邦以下1500余人,缴获战马394匹以及大批军用物资,获得了出师陇东的首战大捷。接着,西北野战军又收复了曲子、环县,给八十一师以歼灭性打击,使华池、环县、曲子、庆阳、合水等陇东广大地区重新获得解放。解放战争期间,南梁根据地的华池人民,主动承担了掩护部队
指战员,救护伤病员,保卫党政机关的安全与供给任务。1947年,白马区七乡90余户人家,救护伤员1000多名。林镇小河沟农妇董凤鸣,在极端险恶的环境里,冒着全家人被杀头的危险,接待并养好了17名伤员,被誉为“伤员之母”。战争年代,南梁群众忍饥挨饿,收养部队和地方干部的弱子幼女,并用热血和汗水抚育他们成长,全国解放后,又一一把他们送还进驻大城市的父母身边。三年解放战争期间,老区华池2000多名成年妇女,为部队做军鞋41800多双,每人做军鞋接近20双。战争期间,华池组织千余副担架,跟随部队走遍渭北、宜川、平凉、宝鸡、兰州、武威等地,行程2500余公里,抢救伤员,转运物资。华池的民工有的战场入党,有的抢险负伤,有的壮烈牺牲。本县担架队员张安德在攻克狗娃山的战斗中负伤又坚持从火线背下3名伤员,第4次上阵触雷牺牲,其英名永远留在兰州战役的光辉史册之中。
1943年到1949年,华池人民支前动用人工65万多个,畜工104万个,平均每劳出工4个多月。解放战争三年间,华池一个区区4万人的小县供养着3个分区、10多个县的机关干部、家属,以及不时过往的野战军、地方部队和游击队。这一时期,部队、干部在华池群众家里吃饭留下的条据。解放后花了3年多时间才清理登记完毕,那些破旧的碎纸片合起来有几十公斤重。从土地革命到全国解放,南梁根据地的华池县为人民军队送去3360名战士,相当于抗战后期全县人口的10%,相当于男性青壮年的60%,其中有160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南梁是一块奉献巨大的土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中共中央和三大主力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和抗日的出发点。以南梁为中心的华池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