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教处 > 【转发】“早恋”来袭,班主任不妨当个“阴谋家”

【转发】“早恋”来袭,班主任不妨当个“阴谋家”

2019年01月31日 17:19:10 访问量:2967
“早恋”来袭,班主任不妨当个“阴谋家”
樊宝玲

    高一高二是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快速成长期,在这个特殊的阶段,“恋爱”是班主任不好回避的现实存在。身为班主任的我们,该如何面对学生“恋爱”问题呢?这位班主任用三招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支持。

    从高一下学期到高二上学期,“早恋”犹如雨后春笋席卷了整个班级。我私下调查发现,到高二的时候,我们班的“班对”已经有四对,班级间不知道有多少对。巧的是,我们班“早恋”学生成双成对出现的时候,很容易就被我碰到。

    亲手“抓住”了这么多对,我在班会课上“危言耸听”:“不要以为你们那点小秘密老师不知道。告诉你们,我不仅知道你们的现任,还知道你们的前任,连你们的前世今生我都知道!”所以,学生之间流传着一句话:防火防盗防班头。

    不过有了这样的“亲手逮捕”和“危言耸听”,学生在我面前倒是比较坦白,对于自己的“早恋”情况不太隐藏。因此,我有针对性地作出一些监督、引导,对于“早恋”现象有了比较好的“控制”;而没有被我“控制”住的,他们之间的发展也比较平稳,没有影响到学习。我自己总结了一下,有几个步骤或许值得借鉴:

    首先,班主任的态度不能明确反对。

    班主任一旦反对,就等于是把与学生沟通这条路堵死了,但是学生的“早恋”并不会因为老师的反对而终止。他们只会把地上行为转移到地下,这样我们对学生的“早恋”情况就完全失去了了解渠道,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反而成为一种潜在的危机。我一般在学生面前表态:对于“早恋”,只要不过分,我就不会强烈反对。有了这种态度,学生就会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信任,有小心思、小秘密也愿意向我倾诉。

    有时候,孩子之间不过是一种淡淡的朦胧的仰慕,并不是我们以为的洪水猛兽般的恋爱。基于信任,我们可以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给他们以正面积极的引导,让他们正确认识这种爱慕,并将这份感情作为督促自己不断提升的动力。

    有的学生确实有爱慕之心,那么班主任对实情的了解就更加重要了。班里谈恋爱的“班对”对我不设防,会经常向我诉说他们之间的矛盾。我会趁机给他们一些提醒:注意交往的分寸、尺度。尤其是警告女孩子:保护好自己,不要做过分的事情。

    十六七岁的孩子生理已然成熟,但心智还不甚成熟,缺乏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时,如果成年人能对他们的行为加以合理的指导、匡正,就可以避免一些麻烦的事情。

    其次,利用好班会平台,开展“早恋”教育。

    在高中三年里,就“早恋”这一主题,我们班开展了“青苹果要成熟啦”“渴求浪漫的心”“相望于江湖”“放眼未来,莫为浮云遮望眼”等一系列关于正确处理男女同学关系的班会课。

    我提前在网络上搜索了许多因“早恋”造成的悲剧故事,用事实说话,让孩子们认清不当交往的危害。同时,我也会讲述民国时期许多年轻才女的悲剧故事,告诉他们不成熟的爱恋可能会葬送人的一生。同龄人现身说法,生动的故事,触目惊心的悲剧,比老师无力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不仅如此,我还会在班会课上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鼓励他们不要拘泥于眼前,不要被小环境束缚了视野,要对未来有更加宏阔的规划。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珍视同学之间纯洁的友谊,不要轻易涉足爱情,许多不成功的恋爱将双方由原来的好朋友转变成“仇人”,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反而增加痛苦。

    经过一次次的班会课,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他们认识到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的情谊是一件关乎前途、关乎未来的大事。有了正确的认识,班主任的工作就好开展得多。

    再次,逆向利用心理学中的“距离产生美”理论。

    如果两个孩子相互表明有好感,我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在他们同意的情况下,将他们调为同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比较自我,多少有点追求完美主义。一旦看见对方身上的一些缺点,那一点点的好感很快就会淡化。用这样的方式,班上有几对在很短的时间就主动分开了。

    我问理由,他们说:本来觉得某某挺不错的,但是成为同桌之后才发现,对方身上有这样那样自己不喜欢的地方,还是赶紧结束恋情做回朋友比较合适。

    此外,班上有几对原来的“班对”现在成了铁杆朋友,相互督促学习,相互加油鼓劲,连他们自己都觉得,那种单纯的美好比做恋人时的小心翼翼、患得患失要开心愉悦得多,也有意义得多。

    许多时候,我感到很忐忑,觉得自己就像“阴谋家”一样,利用着学生的信任。但是经过近三年的引导教育,我们班的学生在处理“早恋”问题上让我很放心。因为他们在我面前基本不会隐藏这方面的隐私,任何心理动态都能跟我坦诚交流,这让我能在关键时刻给予他们正确合理的建议。

    “早恋”这个问题不能硬性干预,班主任有策略地进行疏导,才能掌握处理问题的主动权。我想,只要初衷是善意的,是基于为学生终身发展思虑的,那么即使当个“阴谋家”也无妨吧?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宝鸡中学)

编辑:蒋仕奇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